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 概要

黄陂区是武汉市版图面积最大的新城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人口113万,分别占武汉市的1/4和1/8,是武汉市的北大门。不久前制定的“十一五”规划,黄陂确定“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把黄陂建设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区、都市农业区、现代物流区、生态旅游区、宜人居住区”的战略目标。
  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黄陂与武汉中心城区七桥相连,境内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国内四大门户机场之一,与京广、京九铁路,318国道,长江黄金水道构成水、陆、空立体交通“金三角”。尤其是南部地区,地处武汉内环与外环之间,境内巨龙大道、川龙大道将天河国际机场、阳逻深水港和正在建设的亚洲最大铁路编组站 ――武汉北铁路编组站贯穿一体,盘龙大桥将黄陂南部经济带与武汉中心城区紧密相连。独有的交通和区位,在武汉市仅有,在全国省会城市亦罕见。
  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黄陂近半区域融入大武汉经济繁荣圈,是武汉城区外延扩张,由南向北推进的唯一腹地。大部分区域尚待开发,是国外工业和国内沿海企业向我国内地转移,城市居住、人口向郊区转移,人们生活方式向回归自然转移不可多得的空间载体。
  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已经形成了以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山水生态体系,以南部滨湖为核心的湿地生态体系,以前川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生态体系,以东西部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体系“四大生态体系”。近年,黄陂的大气环境质量常年在国家一级标准以上。
  悠远厚重的人文底蕴。境内三大知名文化源头汇集。殷商盘龙城文化――距今3500年,被专家学者论证为“华厦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木兰文化――由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故事演绎而成,起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距今约2000年;“双凤亭”二程理学文化――有为纪念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地而修建于北宋末年的“双凤亭”、“望鲁台”等遗迹多达七处。除此,黄陂还是一块红色的沃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诞生地,是新四军第五师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坚实的产业基础。除基础产业农业外,我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科学编制了制造业发展规划,确定了“钢、机、材、药、服、加”六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以纺织服装、钢结构、机电制造、汽车零配件、生物制药及食品加工为主的盘龙城工业基地,以临空产业、物流及协作配套相关产业为主的武汉航空物流港新城工业基地,以农产品加工、服装和家居为主的武湖工业基地,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轻工机械为主的滠口工业基地,以大运量重型工业、仓储和物流服务为主的横店工业基地,以钢铁、医药、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前川工业基地。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迅速发展,“木兰八景”已经建成,旅游资源得到整合,旅游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纵横、宝安、名流等企业开发了大量精品小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成为武汉市最具有发展潜力新的经济增长带。
  广阔的投资空间。立足资源禀赋,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黄陂规划形成南部经济发展带、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东部农业综合开发区、西部庄园经济示范区、中部前川卫星城五大特色经济板块,为各类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载体。其中,南部经济带主要用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房地产业;北部生态旅游区用于集约开发旅游产品;中部前川卫星城重点发展城市经济;东部农业综合开发区和西部庄园经济示范区主要用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
  优良的服务环境。高举“开放先导,项目兴区”大旗,牢固树立“项目兴,黄陂兴”,“服务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黄陂建立了一套招商、安商、活商、亲商的政策措施,制定了投资兴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机制,是创业者的理想之地、发达之地。